“把钱用到教育最关键处”,这一波国务院的指导意见已经给你划好重点了!
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持续保障财政投入。合理划分教育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进一步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其实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在今年4月推出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里,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2.0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多方参与、合作是《行动计划》文件中传递的明确信号,教育行业的发展应当呈现出一种更为开放与融合的样态。
此次国务院在指导意见中也强调了“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两个只增不减’要求,通过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落实财政教育支出责任。到2020年前各地要制定区域内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所以不难看出,完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主要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育信息化2.0行动目标。
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全面提高使用绩效。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说起来,现在的学校是越建越好看了!不仅教学楼、操场都焕然一新教室里的硬件教学工具也是一应俱全什么iPad班、智慧教室、黑板大屏幕绝对高大上!但是,这些硬件设备,是否满足了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否提升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费是否落实到实处了呢?还是仅仅做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重点来了——国务院在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财政教育资金用到哪里、绩效评价就跟踪到哪里,加强动态绩效评价,及时削减低效无效资金。几年前的教育行业服务商,能为学校老师提供的服务大多是单一、局限的,他们通常聚焦于某个细分领域或细分市场,导致政府的需求必须高度集中,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框架,无顶层设计,这些无形的壁垒会造成很多阻碍,到最后任何一家平台的缺失都容易造成平台断层,使用率底下,财政严重浪费。对于政府来说,采购平台服务最重要的是这个平台是否能满足一站式的教学解决方案,是否能把服务落实到学生的课堂,解决地方经费使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支出轻绩效”的根本问题呢?“花钱倒成了一个难题?”,如果是选择一个好的教学平台,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什么样的平台才能满足政府的需求呢?这里不得提到这个当前唯一符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的实体展示平台——学乐云教学平台,它实时监测落地常态化应用的地区和学校状态,展现用户人群动态,教师学生使用的次数频率反馈,平台有六千多个数据采集点实时采集学校、老师、学生每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同时依托平台完善的架构,实现四个层面的打通:
4.打通了全国、省市、县区、学校、各教师资源,可以轻松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